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官方鼓励以房养老
作者:MaiTu.CC  文章来源:中国图纸交易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1/11/1  文章录入:admin

      克日,北京市夷易近政局宣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期间老龄奇迹发展打算》,明白提出,北京市鼓动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建立公益性中介机构以展开“以房养老”试点业务。

  不足为奇,中信银行日前推出了一张针对中老年人的专属借记卡“信福年光光阴”,宣布率先在海内试点“以房养老”业务。

  中信银行个贷部人士接管《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流露表现,凡年满55周岁的中老年人或年满18岁的法定赡养人以房产作为典质,便可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养老。

  该项业务申请的门槛比较高,申请贷款人名下起码要有两套住房。养老按揭贷款最长期限为10年,且贷款必需用于养老。“每个处所都可以做,因为试点刚开端,有些客户在咨询,业务量还不是很大年夜。”上述中信银行人士流露表现。

  “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典质贷款”或“倒按揭”。房屋产权具有者把房子典质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后,每个月给房主发放牢固资金。这类模式专门针对有产权房的老年人。房主身故后,由该机构收回房屋举行发卖、出租或拍卖。所得用来了偿贷款本息,其升值部门回房主全部。这类贷款体例最大年夜的特色是分期放贷,一次了偿。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觉得,中信银行推出的并不是严酷意义上的“以房养老”业务,而是房屋典质贷款,只不外针对的是老年人。

  难堪的“以房养老”

  其实,“以房养老”并不是新颖事物。

  早在2003年,时任中国房地产开辟团体理事长的孟晓苏便将“以房养老”这一理念介绍到了中国。几年前“以房养老”在各地都曾举行过试点,但末了都因市场反应寥寥而停止。

  2007年10月,北京市某机构试点经由过程房屋租赁体例供应养老办事。但据媒体报导称,该项目一向无人问津,因为“许多白叟舍不得把房子给外人住,对中介机构也不信赖”。目前,该项目已休止。

  2007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曾试推过“以房养老”模式,但因真正符合前提的申请人很少,后不克不及不休止。

  克日,上海市闵行区法院的一纸讯断让“以房养老”再生难堪。

  本年2月,上海市闵行区一家老年公寓与年近九旬的林老太签订“以房养老”和谈书,林将自有房屋产权变动为老年公寓,代价为55万元;老年公寓为林养老送终。本年3月,林的儿子以母亲的名义将老年公寓诉至法院。法院讯断两边签订的“以房养老”和谈书及房地产买卖条约予以撤消,老年公寓帮忙将房产规复登记至林老太名下。

  此案主审法官流露表现,目前人丁老龄化问题日趋凸起,或将成为一个不成躲避的社会性管理课题。近似“以房养老”的养老保障模式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发起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干法律划定与羁系束度。

  官方鼓动鼓励“以房养老”

  此次,官方大年夜力倡导“以房养老”,在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看来,是机会已到。“跟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差不多的家庭都有了住房,这意味着采纳‘以房养老’的方式是可行的。”

  都城经贸大年夜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更向《中国经济周刊》直言:"以房养老’观点的提出,反应出官方对我国进进老龄化社会后呈现的养老问题的庞杂性和实际性的熟谙。”

  我国的养老近况令人担忧。目前有60岁以上白叟1.78亿,占总人丁的13.3%。不克不及自理的掉能白叟约1036万人,半掉能白叟约2135万人,大年夜中都会空巢家庭达到70%。

  “很明显,进进老龄化社会后,仅仅靠当局办理养老问题已经是力不从心了,特别是假定要把全夷易近包含农夷易近都纳进社保体系,从将来看,仅靠当局办理养老问题,难度是比较大年夜的。在当局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外提出‘以房养老’,假定小我有住房,是可以作为小我养老方面的一个保障的。”谢太峰奉告《中国经济周刊》。

  很多国度都采纳了“以房养老”办法,应对人丁老龄化。

  在我国大众财务无力兜底全部养老问题的环境下,“以房养老” 不啻为办理养老困难的一种积极增补。

  但是,“以房养老”的有用推行,仍然面对着许多绕不外往的问题:好比70年房屋产权问题、房价下行问题等等。

  佳宾

  顾云昌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

  谢太峰 都城经济商业大年夜学金融学院院长

  倪鹏飞 中国社科院室第研讨室主任

  陶立群 中国老龄科学研讨中心老龄社会保障与财产研讨室主任

  银监会相干卖力人

  中信银行个贷部人士

  “以房养老”其实不合适全部人

  陶立群:“以房养老”可以作为养老的一种增补情势,但作为首要体例必然不成取,会存在很大年夜的社会问题。

  顾云昌:“以房养老”只是一种模式,不是全部家庭都能实现“以房养老”的。好比有的家里会把房子传给后代,这是中国的传统,要给后代留下一些东西。“以房养老”便是本身把房子花费掉落了,不留给后代,这恐怕在理念上、思惟上都须要有一个转变。

  谢太峰:对大年夜量低收进阶层,没有甚么房子或房产比较少的人来讲,他只有一套房子,并且要栖身,要靠这个房往养老是不实际的。而对那些收进相对较高一些的,具有几套房产的人来讲,“以房养老”对他的感化大概会更大年夜一些。

  70年产权是个大年夜问题?

  银监会相干卖力人:很多国度都采纳“以房养老”办法来应对人丁老龄化问题,银监会也就此睁开过专项调研。但是,因为我国现有的轨制房屋产权70年,“以房养老”难以推行。

  谢太峰:现在“以房养老”存在两个最大年夜的问题:一是70年的产权问题。现在大年夜多数人买一套房,都想把它留给孩子,但70年的产权有大概连第二代都住不到头,以是,“以房养老”就不实际了。当然说产权到期后,还可以交地盘出让金耽误产权,但是对老年人来讲,他收进本来就低,再让他拿出一笔钱来,明显就存在问题。二是我国的住房质量问题。相干部门的官员曾说过,我国房子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现在有二三十年房龄的房子,看上往已很破旧了。很明显,到70年的时候,如许的房子已成危房了。

  顾云昌:70年今后地盘还可以续用,《物权法》里讲得很清晰,不是说就收返国有的。目前来看,“以房养老”难以推行的最大年夜停滞,就是人们对“以房养老”的熟谙另有一个过程。别的,我国现在的贫富差距比较大年夜。真正有房的人不必然须要“以房养老”,而真正想“以房养老”的人,房子却不敷。

  倪鹏飞:70年产权的问题会办理的。发起将来的地盘让渡金按年构造缴纳,即第一次出让的70年应一次交付,今后再一年一交,这就使地盘全部权有一个实现情势。

  将来房价跌了,如何办?

  陶立群:“以房养老”多年来没能推行出往,最大年夜的问题就是房地产市场的变数不成控。现在社会上对房子的需求很大年夜,房价也特别非常高,但到下一代时,一个孩子手上大概有几套房,并且跟着现在当局加大年夜力度建公租房,房价降下来的大概性很大年夜,最终受影响的会是白叟。

  顾云昌:现在讲房价降落为时还早,除非国度的经济出了问题才干谈到房价降落。现在是硬压着不让房价上涨,因为涨得太快。我们的都会化还在过程当中,目前我们的都会化率还只有50%,另有2.6亿人要进城,这些人的房子在那里?将来一二十年,中国房地产另有很大年夜的发展空间。

  谢太峰:对不合地区来讲,“以房养老”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好比,像北京如许的大年夜都会,“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就比小都会要大年夜一些。大年夜都会的机遇比较多,每年新增许多人丁,而地盘资本是有限的,一段时候内,对住房的需求还是比较大年夜的。

  当然,跟着大年夜量农村人丁进城,中小都会也不是说没有房产的需求,房价也不必然就会降落许多。中国的地盘资本是有限的,我们又是小我口大年夜国,我觉得,即便将来独生后代一小我有好几套房子,这个问题大概也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严峻。

  倪鹏飞:这类忧愁有必然事理。但从中国团体的住房环境来看,供应和需求还是有必然缺口的。中国城镇化正在加快,到一定时候也须要举行重置。总的来讲,遵循接下来发展的速率来看,还不存在大年夜量多余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须要引发留意。

  有两套房才干“以房养老”?

  中信银行个贷部人士:客户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的模式跟外洋不成能完整一样,假定是一套房,风险会比较大年夜,也有些难度。两套房风险能获得一些节制。

  顾云昌:真实的“以房养老”就是一套房,能养老就行。假定是两套房,有些人就会想,还不如把房子卖掉落套现养老。现在房价很高,卖掉掉队200万我存在银行里,便可以养老。

  倪鹏飞:两套住房对银行来讲当然比较保险。“以房养老”产权开端回小我,银行每个月给假贷人钱,相称于养老金,往世以后产权就回银行了。以是说中信银行的试点还和政策上的“以房养老”不一样,在开端阶段还比较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