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涨”的背后:让节水成为一种习惯
摘要:北京居民用水价格调整听证会日前举行,听证代表对前不久公布的两套水价调整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两套方案均设置了阶梯水价,但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涨”字。
水价涨落关乎千万个家庭,当涨声频频传来,难免引来争论和非议。笔者认为,尽管供水企业和公众各执一词,但水资源有商品属性,更有公共资源属性,应当跳出利益之争来审视各方意见。
水资源十分宝贵,用价格杠杆来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确实是一种手段。然而,有些饮用水水资源的浪费,并不都是居民所为。调查显示,我国内地尚无一个城市实现直饮水,全国县以上4000多家自来水厂中,98%仍使用传统的水处理工艺。由于管道老化或质量低劣,每年我国通过管网损失的水量占自来水管网供水的20%以上,达到100亿立方米,而北京市每年自来水管漏水达3700多处,流失水量达400多万立方米。
水都去哪了?
另一方面,公众也应当反思,必须改变传统的我花钱、你给水的思维模式。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而与之并存的是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许多人并没有危机意识。2012年,华南农业大学对九省一市居民用水习惯的调查显示,接近九成的受访者意识到节水的必要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做到节水的人并不多,节水型设施在家庭的应用较少,循环用水的习惯尚未真正形成。
在涨水价的争论和博弈背后,供水企业也好,公众也罢,都应当摈弃心底里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旧观念。如果每个人都能将节约用水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或许水价涨不涨都不再是值得争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