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
  • 全部
  • 新闻
  • 下载
  • 订绘
  • 供应
  • 求购
  • 专利
  • 技术
关键词: 学校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 动物园

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图纸交易网 >> 行业资讯 >> 房屋建筑 >> 浏览新闻

北京新地标:城市山水受追捧

2014/5/5 中国图纸交易网 MaiTu.CC 【字体:

关键字:房建动态 地标性建筑 建筑理念

摘要:对于公众而言,北京城的地标性建筑应该是“鸟巢”“大裤衩”,然而在最近的“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中,那些为人熟知的地标性建筑却不被网民买账。反而是一些未建成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受到了网民的关注,并被网友赞赏为“北京城的新地标”“中国建筑的新秀”,其势头压过了“鸟巢”、“大裤衩”。

 

北京新地标:城市山水受追捧

城市山水受追捧

北京新地标:城市山水受追捧

城市山水受追捧


  “大裤衩”遭遇对手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起始于4月15日,与此同时的网络票选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依照此次活动的规则,20个进入候选名单的中国当代建筑,在5月20日前将由网友投票,并由专家评委分头进行评分。最终综合结果得出“中国当代十大建筑”。在最后的综合结果中,网友投票将占到40%的权重,评委会专家意见将占到60%的权重。
  就目前来说,受网友追捧而排名靠前的建筑是中国尊和骏豪·中央公园广场以及国贸三期,这三座建筑在网络评选中得票率位列前三。而与此同时,知名地标建筑“鸟巢”、“大裤衩”网络得票率却排名靠后。得票率的高低,使得新老地标建筑在网上形成了PK之势。其中,最让人关注的则是“城市山水”PK“大裤衩”。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所代表的“山水城市”是钱学森老先生的建筑理念,MAD而今将其进行理念实践,建筑通过人工与自然景致的和谐营造,探索现代都市的人居理想。
  据骏豪集团董事总裁张辉先生表示,中央公园广场项目在做规划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周边的绿化环境朝阳公园以及周边建筑配套设施等,项目设计的山形与邻近的朝阳公园湖水形成山水整体,高山流水跟周边环境进行统一,身体力行实现中国式的人文关怀,这也是整个项目设计中贯穿始终的概念。
  “大裤衩”为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其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荷兰人雷姆·库哈斯担任主建筑师,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
  棋逢对手,中国特色扣人心弦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为人所熟知的是其山水诗意的环境以及如山一般的建筑形状,这样的中国特色赢得了网民的大量关注。但是骏豪·中央公园广场中国特色的地方却不仅仅如此。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以办公、商业和住宅为主。位于北京CBD,毗邻朝阳公园,建筑与公园借景,建筑形态与公园内的自然景观相呼应、相观望,自然存在的湖、泉、林、溪、谷、石、峰这些中国山水的传统意境,被转换为建筑中的意象运用在建筑语言上,创造出一个高密度城市与自然景观和谐过渡的空间。骏豪·中央公园广场项目由香港骏豪控股投资集团开发,是其在北京的第一个项目,总投资100亿元,预计2016年投入使用。产品包括企业独栋、商业、写字楼及少量住宅,大部分将由骏豪自持。
  同时,该项目获得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中国绿色建筑认证、中国写字楼白金五星认证三重认证,采用“绿色社区”模式,使建筑与朝阳公园和谐统一,达到低碳、环保要求。为此,项目邀请在大连君海度假项目就已合作的中国建筑设计大师马岩松担纲设计。
  位于基地最北侧的主体高层建筑由不对称的双塔组成,如光滑挺拔的山岩立于水景之中。外立面纵向突出的脊线如自然风化的力量把塔楼融为成数个片状体,流畅的竖向线条与公园水面相映成趣;脊线内部贯穿的通风过滤系统,将自然风引入空间,实现节能环保。
  同时,自然元素作为景观始终贯穿在建筑之中:两座塔楼通过通高17米的中庭空间连接,室内瀑布流动的水声让整个大堂如同山间谷地;在建筑顶部,结合建筑曲线的交错平台伸入多层通高的公共空间,让人们如同置身空中花园,既可以远眺整个公园与CBD,又可俯瞰多层建筑群的山谷景致。
  位于建筑群南端的多层办公楼形如被流水长期冲刷的山石,圆润而各有特征,以疏密有致的布局,相互退让而又形成有机的整体。基地西南段的两栋多层住宅延续了“空中庭院”的概念,错层的设计让每户都拥有更多的日照和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整个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光,实现空气净化和楼宇智能控制,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金奖认证。“山水”的理念不仅体现在技术革新上,更体现在整体规划观念上——骏豪中央公园广场项目尝试改变传统CBD模式,将传统诗意带入城市, 在高密度快节奏的区域重构建筑和环境的共生关系,创造一种给人以情感寄托和有归属感的未来山水意境。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