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工业创新实力不断提升 制造逐步走向创造
湘潭工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怎么样?从“湘潭制造”到“湘潭创造”还有多长的路要走?连日来,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访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
政府:加大投入推动创新
去年11月21日,湖南(湘潭)先进矿山装备和工程机械展在湘潭举行,以江麓、江南、湘电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带着普通市民难以见到的矿山装备,一一亮相;以平安电气、恒欣公司为代表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也带着过硬的产品和国家级荣耀参加了矿山展。这次展会不但集中展示了湘潭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雄厚资本,也展现出湘潭在科技创新上的综合实力。
湘潭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提升,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推动科技创新步伐的速度加快。据了解,近年来,湘潭工业和信息化方面用于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并且,湘潭积极争取国、省资金支持,与国家工信部、省经信委等上级部门沟通汇报,推介湘潭市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近年来争取到的国、省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支持达1.1亿元。
湘潭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队伍的“老底子”,而如何在此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30.6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9.54%,居全省第二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09.1亿元,占GDP比重为16.3%,居全省第一。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85%;专利申请量达到2800件,专利授权量增长38.64%,人均专利数居全省第二。”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加快科技创新,要有孵化“基地”。近几年,湘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在湘潭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26个、市级15个,高新区等从去年开始建设县(市)区、园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这些技术中心的成立,可以直接承接国家、省、市的科研项目,优先得到各级政府的科研资金和奖励资金。”一位业内人士说。
湘潭有适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土壤”。恒欣公司老总肖公平就曾说:“湘潭的科教优势明显,据了解,市内重点企业与重点院校已形成对接合作机制,平安电气等20多家企业与湘大、科大、工程学院都有合作。”
大企业:注重创新抢占市场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是加速推进湘潭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在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不同的企业摸索出了不同的路子。
江麓集团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这个平台,军品民品齐头并进。江麓集团2007年获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并利用这一平台,持续发展兵器高科技和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成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后,我们针对市场的需求,确定了工程机械、传动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创新方向。”江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名负责人介绍,江麓在继续做大工程机械领域塔式起重机、全系列振动压路机、垃圾压实机、液压挖掘机的同时,新研制了风电传动装置(与湘电风能配套)和汽车无级变速器,已经开始加大规模生产。另外,工程抢险车辆、森林消防装备、非战争军事装备等已经投放市场。
江麓集团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生产JL5015和JL5613两种型号塔机近20台,即将运达尼日利亚,参与到阿布贾、恩努固、巴耶而撒三大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建设中。而在此前,江麓塔机已经参与了尼日利亚国会大厦、尼日利亚哈尔克特大学、肯尼亚武夷广场等项目的建设。这是江麓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抢占市场先机的结果。
江麓并不是个例,湘潭市的江南、湘钢、湘电等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企业“裂变”,新生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很快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小企业:创新之后茁壮成长
十几年前,开启时代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当时我们的办公地点在高新区科技创新大楼,十几个工作人员,没有定型的产品,年产值也才一百多万元。”开启时代负责人说。
十几年后,开启时代已经达到了年产值一个亿。现在的开启时代有了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成型产品。他们为湘电风能配套生产电源控制器,目前已经投放市场,年产值在5000万以上。
开启时代项目主管说:“小企业搞技术创新,还是需要政府的帮扶,政府为我们申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帮了大忙。此外,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帮扶项目资金,也帮助企业减轻了不少负担,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外部因素。”
开启时代的发展内因是重视科技人才。据了解,他们公司在2012年曾奖励科研人员两套房子,安排生活住宿困难的职工住别墅,这在企业中是很难得的。在市场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该企业科研一直没有放松,用企业负责人的话说:“科技进步太快,作为科技企业,我们不仅要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
开启时代的发展启示是:专精特新型的高新企业在科技创新上,需要政府的扶持,尤其在经济形势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扶持无疑是“及时雨”。
科技创新路上障碍不少
湘潭相关部门通过近段时间的调研,发现湘潭市在科技创新方面要迈出三大步,才能积极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首要的问题是科技投入的问题。湘潭市财政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与兄弟市州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另外,企业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少。企业作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意识不强、生产经营困难、争取上级科技项目经费难度较大等原因,企业研发经费总量严重不足。
其次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创新机制不健全。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缺乏鼓励创新的相关制度,社会力量对自主创新重视和激励机制也没有形成,从而导致科技人员科研热情不能充分发挥;宣传机制不活,科技成果的宣传展示平台与成果适用者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对接,从而造成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沟通协调机制不活,《成果转化法规定》的各承担科技成果转化责任的单位之间缺乏灵活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覆盖面。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人才问题。虽然,湘潭市现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仅次于长沙的教育资源优势,但真正在企业一线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博导、院士级的科技领军人才。因此,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过程中再创新能力不强。
业内人士认为,要突破“瓶颈”,湘潭应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国家技术中心;争取1-2家企业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完善湘潭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完善各个层级的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十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推广。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新产品开发上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研发一批质量好、成本低、适销对路的重点产品,每年重点支持十项重点新产品开发。重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政府:加大投入推动创新
去年11月21日,湖南(湘潭)先进矿山装备和工程机械展在湘潭举行,以江麓、江南、湘电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带着普通市民难以见到的矿山装备,一一亮相;以平安电气、恒欣公司为代表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也带着过硬的产品和国家级荣耀参加了矿山展。这次展会不但集中展示了湘潭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雄厚资本,也展现出湘潭在科技创新上的综合实力。
湘潭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提升,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推动科技创新步伐的速度加快。据了解,近年来,湘潭工业和信息化方面用于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并且,湘潭积极争取国、省资金支持,与国家工信部、省经信委等上级部门沟通汇报,推介湘潭市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近年来争取到的国、省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支持达1.1亿元。
湘潭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队伍的“老底子”,而如何在此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30.6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9.54%,居全省第二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09.1亿元,占GDP比重为16.3%,居全省第一。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85%;专利申请量达到2800件,专利授权量增长38.64%,人均专利数居全省第二。”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加快科技创新,要有孵化“基地”。近几年,湘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在湘潭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26个、市级15个,高新区等从去年开始建设县(市)区、园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这些技术中心的成立,可以直接承接国家、省、市的科研项目,优先得到各级政府的科研资金和奖励资金。”一位业内人士说。
湘潭有适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土壤”。恒欣公司老总肖公平就曾说:“湘潭的科教优势明显,据了解,市内重点企业与重点院校已形成对接合作机制,平安电气等20多家企业与湘大、科大、工程学院都有合作。”
大企业:注重创新抢占市场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是加速推进湘潭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在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不同的企业摸索出了不同的路子。
江麓集团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这个平台,军品民品齐头并进。江麓集团2007年获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并利用这一平台,持续发展兵器高科技和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成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后,我们针对市场的需求,确定了工程机械、传动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创新方向。”江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名负责人介绍,江麓在继续做大工程机械领域塔式起重机、全系列振动压路机、垃圾压实机、液压挖掘机的同时,新研制了风电传动装置(与湘电风能配套)和汽车无级变速器,已经开始加大规模生产。另外,工程抢险车辆、森林消防装备、非战争军事装备等已经投放市场。
江麓集团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生产JL5015和JL5613两种型号塔机近20台,即将运达尼日利亚,参与到阿布贾、恩努固、巴耶而撒三大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建设中。而在此前,江麓塔机已经参与了尼日利亚国会大厦、尼日利亚哈尔克特大学、肯尼亚武夷广场等项目的建设。这是江麓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抢占市场先机的结果。
江麓并不是个例,湘潭市的江南、湘钢、湘电等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企业“裂变”,新生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很快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小企业:创新之后茁壮成长
十几年前,开启时代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当时我们的办公地点在高新区科技创新大楼,十几个工作人员,没有定型的产品,年产值也才一百多万元。”开启时代负责人说。
十几年后,开启时代已经达到了年产值一个亿。现在的开启时代有了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成型产品。他们为湘电风能配套生产电源控制器,目前已经投放市场,年产值在5000万以上。
开启时代项目主管说:“小企业搞技术创新,还是需要政府的帮扶,政府为我们申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帮了大忙。此外,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帮扶项目资金,也帮助企业减轻了不少负担,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外部因素。”
开启时代的发展内因是重视科技人才。据了解,他们公司在2012年曾奖励科研人员两套房子,安排生活住宿困难的职工住别墅,这在企业中是很难得的。在市场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该企业科研一直没有放松,用企业负责人的话说:“科技进步太快,作为科技企业,我们不仅要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
开启时代的发展启示是:专精特新型的高新企业在科技创新上,需要政府的扶持,尤其在经济形势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扶持无疑是“及时雨”。
科技创新路上障碍不少
湘潭相关部门通过近段时间的调研,发现湘潭市在科技创新方面要迈出三大步,才能积极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首要的问题是科技投入的问题。湘潭市财政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与兄弟市州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另外,企业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少。企业作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意识不强、生产经营困难、争取上级科技项目经费难度较大等原因,企业研发经费总量严重不足。
其次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创新机制不健全。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缺乏鼓励创新的相关制度,社会力量对自主创新重视和激励机制也没有形成,从而导致科技人员科研热情不能充分发挥;宣传机制不活,科技成果的宣传展示平台与成果适用者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对接,从而造成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沟通协调机制不活,《成果转化法规定》的各承担科技成果转化责任的单位之间缺乏灵活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覆盖面。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人才问题。虽然,湘潭市现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仅次于长沙的教育资源优势,但真正在企业一线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博导、院士级的科技领军人才。因此,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过程中再创新能力不强。
业内人士认为,要突破“瓶颈”,湘潭应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国家技术中心;争取1-2家企业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完善湘潭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完善各个层级的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十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推广。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新产品开发上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研发一批质量好、成本低、适销对路的重点产品,每年重点支持十项重点新产品开发。重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