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给我4年时间还你一片新城区”
新城区
2009年,长沙启动大规模棚户区改造,重点对城区二环线内的集中成片棚户区实施改造,五年来共改造各类棚户区52046户,改造面积近508万平方米。5万多居民直接受益,告别低矮破旧的棚屋和危旧房,乔迁新居。
然而,长沙市目前仍有12.5万户、1515万平方米的棚户区存量,其中城区有8.67万户、950万平方米。“有许多多年想改而改不动的‘硬骨头’,征收拆迁难度大,资金需求量大。”副市长姚英杰说。
会上提出,根据棚户区现状和城市规划建设,长沙市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将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宜居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打通城市交通节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改造危旧房屋。改造对象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筑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房屋质量差、建筑安全隐患多、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的区域。
会上印发了《长沙市推进“两房两棚”建设行动方案》,提出要通过四到五年行动的实施,完成十大目标任务,使长沙市住房保障工作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改造案例] “厨神街”改造:没有“特邀主任”签字,一块砖都不能动
“打弹子、滚铁环、吃扯麻糖……”半个世纪后,65岁的余东海回想当年,瘦削的脸上笑出深深的皱纹。在都正街生活了65年的他,仍记得城隍庙里盖着红布的神像和一年一度的庙会。如今城隍庙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矮不一的民房和如蜘蛛网般的网线,成为棚户区。
去年9月,长沙市芙蓉区政府正式启动对都正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以下简称“都正街改造项目”)。让余东海庆幸的是,他不用离开居住了半辈子的老街。改造项目通过对原居民就地就近安置的方式,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中体现长沙清末民初时期传统人文风貌的“锦里”和“宽窄巷子”。
6月13日,记者走进都正街。一车宽的小巷两旁,网线纵横交错,排列着两三层高的小楼房。“很多是文夕大火后,40年代修的房子。已经很破了,现在正在进行改造。”余东海说。
余东海自小在都正街长大,曾是一家工厂的厂长,退休后成为街道“邻里帮帮团”的志愿者,颇有威望。当都正街改造项目启动后,余东海和另外2名老居民成了“特邀主任”,成为居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
“现在拆什么,建什么都需要我们签字,要不然一块砖都不能动。”余东海说。
65岁的余东海背微偻,领着记者穿过狭窄的巷子,来到都正街四条巷,指着一堵老墙说,“这里就是詹王宫的老墙,是以前祭祀厨师业祖师爷詹王的地方。那时,每年农 历八月十三日,全长沙厨师业的人都要在这里集会。”
让余东海更自豪的是,十周年国庆时,小巷里陈福彦、李家里、石荫祥到人民大会堂掌勺,成为轰动长沙餐饮界的一件大事。“可以说,这里是厨神街,出了很多有名的师傅。”余东海说,“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詹王宫美食区,恢复祭祀詹王的习俗。”
根据规划,都正街将与天心阁连体打造詹王宫美食文化街、城隍庙民俗街、小吃街,在保护老长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营造商业的怀旧氛围,又展现时代新风尚,打造在长沙乃至湖南产生影响的“历史文化休闲体验街区”。